內肋管是一種內壁帶有螺旋或環形肋紋的特種管材,廣泛應用于熱交換器、化工傳熱設備等領域,其生產線涉及擠出成型、冷卻定型、牽引切割等復雜工藝。以下是常見問題、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:
一、擠出成型階段問題
肋紋成型不良
現象:肋紋高度不均、斷裂或缺失。
原因:
模具磨損或設計不合理(如流道過長)。
擠出溫度過低導致材料流動性差。
原料含雜質或水分。
解決方案:
定期更換模具或采用耐磨涂層(如鍍鉻)。
優化溫度曲線,確保熔體流動指數(MFI)匹配。
加強原料烘干(如PP/PE需干燥至含水率<0.02%)。
管材內壁劃傷
現象:內壁出現縱向劃痕。
原因:
定徑套內壁粗糙或異物嵌入。
模具過渡段設計尖銳。
解決方案:
拋光定徑套,加裝濾網防止異物。
優化模具入口圓角(R≥2mm)。
二、冷卻與定型問題
管材橢圓度超標
現象:管材橫截面非正圓。
原因:
真空定徑系統泄漏或真空度不足。
噴淋冷卻不均(噴嘴堵塞)。
解決方案:
檢查真空管路,更換密封件。
清理噴嘴,調整水流分布。
肋紋變形
現象:冷卻后肋紋塌陷或扭曲。
原因:
冷卻水溫過高或水流沖擊過大。
牽引速度與擠出速度不匹配。
解決方案:
降低冷卻水溫至15-20℃,增加循環量。
調整牽引速率(通常比擠出速率快1-3%)。
三、電氣與控制系統故障
溫度控制異常
現象:加熱區溫度波動>±5℃。
原因:
熱電偶接觸不良或損壞。
解決方案:
更換熱電偶并加固接線。
牽引機抖動或停機
現象:管材表面出現周期性竹節痕。
原因:
變頻器干擾或參數錯誤。
履帶磨損或張緊力不足。
解決方案:
更換履帶或調整張緊彈簧壓力。
四、切割與后處理問題
切口不平整
現象:端口毛刺或肋紋斷裂。
原因:
切割刀片鈍化或間隙過大。
切割速度與牽引速度不同步。
解決方案:
更換刀片并調整間隙至0.1mm。
升級伺服切割系統實現速度閉環控制。
管材端面變形
現象:切割后端口收縮或擴張。
原因:
切割后未及時保壓。
冷卻水槽長度不足。
解決方案:
增加保壓裝置(如氣動夾具)。
延長冷卻水槽至管材完全固化。
五、預防與維護措施
設備維護:
每周清理模具,每月校準溫度傳感器。
每季度檢查真空泵效率,更換潤滑油。
通過系統性排查與工藝優化,可顯著提升內肋管生產線的穩定性和良品率,滿足高精度傳熱設備需求。